下載APP

本田HR-V vs 馬自達CX-3 Sky-G 配備空間篇

邵逼新聞最快速評論超直白

4.5萬瀏覽/2016年10月28日

概覽:
雖說HR-V國產化,不同於CX-3的進口身分,但同為日系小型跨界休旅,價格又均落在90萬內,不放在一起實在很難。HR-V走跨界之路,但畢竟仍是休旅本格,因此配備與空間仍是其強調重點,這也是多數人購車最關注的一點,而死對頭CX-3在動態表現獲得好評之後,在這關裡,是否又能持續保有贏面呢?

設計與配備

HR-V 

便利性高 休閒味濃

HR-V前低後高的蟄伏身形,和上方窗沿自B柱下降、與下方窗沿於C柱後方結合成三角形後窗的輪廓,加上隱藏式後車門把手的設計,使其雖無大角度的傾斜車頂,卻也加強其外在給人的運動化感受,整體看來,無疑是小一號的運動化SUV。我們試駕的S車型配置光感應LED頭燈,並包含了LED日行燈,電動摺疊/調整車外後視鏡也是十分便利的功能,至於搶眼的釜形尾燈,也採LED光源,前霧燈為S車型專屬配備,可惜是傳統鹵素設定。而全車系搭配的17吋鋁圈,在S車型身上,則獨家擁有以立體切割面設計的Dark Sport式樣,採用尺寸為215/55R17的Dunlop Sp Sport Maxx 050跑胎。

副駕駛座前的橫列式冷氣出風口,最右邊靠近車窗部分,風力最強,畢竟曝曬的面積較大,中間風力最弱,最左邊則是介於兩者之間,是十分貼心的設計。

內裝架構保有Honda向來的駕駛導向風格,採挑高的中央鞍部,帶來嶄新的視覺感受,而副駕駛座前的全新橫列式冷氣出風口,看似雖毫無特色,但其實隱藏有貼心的巧思,最右邊靠近車窗部分,風力最強,畢竟曝曬的面積較大,中間風力最弱,畢竟冷氣風長時間對著副駕駛吹,容易感到不舒服,最左邊則是介於兩者之間。

HR-V全車系將電子手煞車列為標配,並擁有可提升等紅燈時便利性的Auto Hold功能(Honda稱為Brake Hold)。

高階車款才有配備的觸控式恆溫空調,雖頗有質感,但其實在行車中想調整溫度時,需配合視線才能調整,反倒不似按鍵或旋鈕,無須轉移視線界能進行操作。

除了全車系標配的電子手煞車(附Auto Hold功能)、Keyless、藍芽這幾項便利性極高的配備,S車型還有換檔撥片、易清理的皮質座椅等實用又方便的配備,雖然座椅均為手動調整,但就一般人用車習慣而言,倒也堪用,另外S車型專屬配置的觸控式多功能顯示幕,整合衛星導航與倒車顯影等多項功能,旁邊也設有SD卡插槽。安全輔助項目方面,標配定速巡航、車身動態穩定、斜坡起步輔助、駐車雷達、6具安全氣囊。

整體而言,雖然HR-V S車型沒有玲瑯滿目的高科技項目,卻充滿務實與便利的取向,基本實用配備可說一應俱全;而CX-3帶給人的則是極優質的內裝品質,在便利性配備上雖不如HR-V S車型,但其如盲點偵測、抬頭顯示器等安全輔助項目,卻又是HR-V S車型所缺乏的,配備呈現上只能說各有千秋,並無絕對性優劣。

CX-3 

充滿跑格 渾身是勁

家族化魂動設計在CX-3身上顯露無疑,相較於HR-V,CX-3擁有更富曲線的身形,如高聳的引擎蓋、高腰線、車尾向外側擴張的鈑件弧度,和雙邊單出尾管設置,身形上明顯可看出比HR-V略小一點,宛如一部大一號的跑格化掀背車。此次試駕的CX-3 Sky-G頂級型和HR-V S車型同樣配備LED光感應頭燈組(但HR-V遠燈仍為傳統鹵素光源,不似CX-3為全LED設計),附自動水平調整、LED日行燈、電動摺疊/調整車外後視鏡、LED尾燈,前霧燈採LED光源,較HR-V S車型的鹵素霧燈更為顯科技感,搭配的18吋雙色鋁圈則更能襯托其跑格風範,車胎使用尺寸為218/50R18的Toyo Proxes R40跑胎。

手剎車依然為傳統式樣,排檔桿後方有著Sport運動模式切換按鍵,而手剎車右側的旋鈕則可用來操作中控台上方的觸控式多功能顯示幕。

在駕駛座前方的抬頭顯示器,可顯示時速,方便駕駛觀看。

CX-3 Sky-G頂級型標配Keyless、藍芽、定速巡航等配備,手剎車仍為傳統式樣,難免影響些許科技感,配置皮質運動化座椅,擁有好清理的便利性,中控台上方的觸控式多功能顯示幕反應速度有中上水準,也可以透過排檔桿後方的旋鈕進行操作,若想有衛星導航功能,則需選配,不似HR-V S車型已列為標配。而安全輔助配備方面,則有車身動態穩定系統、斜坡起步輔助、盲點偵測、駐車雷達、與6具安全氣囊,倒車顯影也為選配項目。雖然CX-3中控台移植自Mazda 2,但細部質感更優秀,各個部件呈現的質感細膩扎實,處處可見原廠對各材質間的結合性十分用心,儀錶板採中間傳統指針、兩側液晶螢幕設置,且有抬頭顯示器,可提供更具直覺性的駕駛,而電動天窗也是HR-V所缺少的配備項目。

空間與機能

HR-V 

魔術大空間 寬闊好放鬆

HR-V的車門開啟角度適中,搭配寬敞的後座空間與不會過高的車身,上下車頗為便從容便利。

拿HR-V和CX-3的車身數據一比,HR-V明顯就是大了那麼一些,和車室有直接關聯的軸距上,兩者相差40mm,感覺倒也還好,而Honda原廠強調的跨級距超大空間,也很難讓人一時之間就信服,但實際體會,HR-V提供的空間表現,確實令人讚嘆!HR-V的座椅泡棉偏軟,以提供舒適的乘坐為導向,支撐性有中上水準,包覆性則一般,值得一提的是,駕駛座視野極佳,對於身材較矮小的女性駕駛來說,坐上去也不會有在開SUV的感受,甚至比有些房車還擁有更好的視野。中控台後方的杯架很貼心的有高低兩種設定,但後面的扶手內部空間則顯得略小,是稍微可惜之處,至於隆起式的中央鞍部下方則意外地還有置物空間與電源供應座及一組USB插槽。

HR-V無論在前座與後座在膝部與頭部空間的表現均相當令人驚艷,甚至勝過許多中大型SUV。

後座可提供舒適的乘坐感受,身高158cm的成年女性坐入,膝部空間竟達22cm,這種表現是很多中型SUV都還無法做到的,加上後座地板中間只有微微隆起,不誇張,身材矮小偏瘦的女性,基本上可以在後座彎著腰走路了,如此優異的後座空間,相信3個成年男性入座也是綽綽有餘。

後座椅背除了可做3段式調整、向前傾倒以外,沿襲自Fit的Ultra Seat座椅設計,還可向前掀起,多種變化製造出可靈活運用的空間。

在後座椅背未傾倒的情形下,行李箱的深度和寬度分別為68cm、101cm,雖只為一般水準,不算亮眼表現,但HR-V的尾門開口離地高度只有66cm,相較於其他車款,算是頗低,在放置拿取物品上,十分輕鬆省力。

將後座椅背傾倒後,能維持極佳的平整度,加上後座座椅有6/4傾倒的功能,空間上運用的靈活性自然不在話下。

CX-3 

空間非強項 變化性平凡

CX-3的車門開啟角度和HR-V差不多,但後門檻的寬度卻較窄,上下車行動上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不似HR-V那般輕鬆。

若你是位女性駕駛,坐入CX-3的前座,肯定會把座椅高度調整到極高,為了跑格化設定,高腰線設計讓車內視野不如HR-V來的寬闊,但其前座駕駛設定適切,搭配上軟硬適中的座椅,無論是長途或是短程,都能提供恰到好處的優質乘坐感受。除了車門側的置物格、手套箱、中央鞍座後方的兩個置杯架和小型收納設計,並無其他的置物空間規劃,且沒有前座中央扶手。

就空間而言,CX-3內部空間在後座腿部空間顯出幾分侷促,前座部分除了視野略小,乘坐表現倒是有中上水準。

進入後座,礙於先天條件與跑格化設計,身高158cm的成年女性雖仍保有15cm的膝部空間,但對於一般成年男性來說,在乘坐上的狹促感會略顯重些,而且中央地板隆起略高,也直接影響到後排中間乘客的乘坐感受。後座椅背雖無法做調整,但由於設計的角度良好,並不會讓人有不舒服的坐姿,而頭部空間之表現則尚有中上水準,和HR-V也不會相差太多。

後座直立的情況下,行李箱的深度和寬度分別為69cm、99.5cm,和HR-V大同小異,後門檻與底部的距離不大,在拿取收放物品上,不至於過於費力,尾門開口離地高為76cm,倒也算中規中矩之表現。

後座傾倒後的平整度雖稱不上極佳卻也有中等程度,配合6/4分離的傾倒功能,也能靈活運用車室,並有快速傾倒裝置可使用。

查看完整版 >

Honda HR-V綜述頁

規格配備 | 圖片 | 一鍵詢價 | 中古車

去看看
主頁

相關標籤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