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早就導入模組概念 Honda Fit底盤剖析篇
3.3萬瀏覽/2016年08月26日
概覽:
底盤模組化是這幾年車廠開發趨勢,多數印象中,似乎是歐洲車廠所「發起的把戲」,但若仔細觀察Fit底盤系統的發展,發現竟然延伸不少重點車款,可大可小、還往性能借發展,這不就是模組化底盤最佳展現嗎!
Fit發展至今為第三世代,初代在2001年問世,當時還未導入台灣市場,因此國人對其不算熟悉,但由於適度填補Honda小型掀背車市場,並在靈活空間與合理乘坐性之餘,也盡可能提供多一些駕駛樂趣,因此造就不錯的銷售成績,初代Fit並也延伸出Fit Aria四門房車版,其實也就是現今Fit與City的孿生關係。
日本原廠在2007年10月推出二代Fit,隔年底國產化上市,而日本在2011年延伸出Fit Shuttle車型,基本上就是Wagon旅行車版Fit,不過四門Sedan版本並未在此代現身,然而Fit從此代開始,這副前麥花臣、後扭力樑底盤受到英國Honda「徵招」,作為歐規八代Civic的開發基礎,因應Civic尺碼比Fit大一級距,軸距自然拉長一些,但懸吊結構維持前麥花臣、後扭力樑不變,現在事後回想,這不就是當今最流行的模組化底盤概念,主要基礎不變之下,調整尺碼對應不同級距與類型的車款。同時因性能版Type R因隸屬在Civic車系之下,自然也是採用此具底盤進行強化,而成果只能用出色形容,歐規八代Civic Type R當時可是獲得歐日媒體眾多好評,從小型都會車而來的後非獨立懸吊底盤,顯然並沒有造成Civic Type R發揮性能的困擾,這也讓人好奇,是這副底盤潛力夠好,還是英國Honda調校功力深厚?我相信都有!
歐規八代Civic Type R採用2.0升自然進氣引擎,馬力197hp,到了第九代,眾所皆知換上全新2.0升渦輪心臟,馬力衝破三百大關達到310hp,底盤依舊維持前麥花臣、後扭力樑,其實曾數次奪下最速前驅車名聲的鋼砲Renault Megane RS車系,後軸也是採用非獨立式懸吊,可見只要調校得當,非獨立式懸吊其實也大有可為!
話題回到Fit,其底盤一路從初代延續到第三代,當時為了創造更多變的空間運用機能,將油箱從傳統後座下方,往前移至前座下方的設計也一直維持不變,此舉有利於重心集中化,這對於操控反應必然有所幫助,或許也是歐洲Honda看中的特點,進而選擇作為歐規Civic底盤的發展基礎。Fit底盤的資源共享與孿生車概念持續「開枝散葉」,發展出跨界小休旅HR-V(日規稱為Vezel),此車國外銷售表現不錯,同時也即將在國內上市,而這樣的發展,多少可見Fit對於Honda車系發展的關鍵性,一台都會小車的底盤,陸續延伸成為歐規Civic的基礎,甚至還成為Type R底盤,也往跨界休旅發展,動靜皆宜應該是個貼切形容,從Fit底盤的發展變化,我們見識到Honda對於底盤工程、調校火候的深度不凡!
是否打開8891汽車瀏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