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

挑起你的不理性,Mazda CX-3 SKY-D的魅力或許年輕人很可以

概覽:
瞄準年輕人對於新鮮事物較高的接受度,異於傳統掀背車或休旅車的跨界休旅,總以年輕族群偏愛的B-Segment級距發展而來。

瞄準年輕人對於新鮮事物較高的接受度,異於傳統掀背車或休旅車的跨界休旅,總以年輕族群偏愛的B-Segment級距發展而來,Ford EcoSport如此,Mini Countryman如此,Nissan Juke也如此,本文主角Mazda CX-3,也沒出此範疇外。

身為CX家族最新成員,Mazda原廠將其定位為CX-3都會跑旅。
以Mazda2底盤基礎衍生,身為Mazda旗下CX家族最新成員的CX-3車身尺碼如何,車迷朋友應該就有此輪廓,加上了大尺碼輪圈,加添了黑色塑料車身包圍,車身高度也僅僅長高了40mm,但整體呈現的氛圍個性許多,不到粗獷,因為Mazda希望CX-3不要有太多Man味,而是要多些跑格,因為其所賦予的定位是,都會跑旅。
CX-3立基於Mazda2基礎衍生,外觀造型也有諸多的神似。
都會跑旅,其實有點模糊的界定,但將此詞一一拆解,就可知道CX-3不是輛讓你每天上山下海征服大自然的越野高手,而是讓人悠遊都會,偶一為之滿足出門旅遊樂趣的車款。所以,外觀上延續Mazda2的線條比例,也可說是Mazad當家設計語彙KODO魂動意念的再度發揮,水箱罩的魂動之翼、車側如猛獸躍動的肌肉線條皆相當熟悉,但從自身美學角度切入,或許是下盤的穩重賦予了更好的比例,相較於Mazda2,我很清楚的更愛CX-3。
轉向齒比設定較Mazda2稍微中庸些,但對應CX-3的車格設定,似乎更顯對應,畢竟拉高車身高度後,過於靈敏精準的操控表現,容易讓駕駛與乘客產生不適。
遠赴日本試駕右駕車型,一開始的彆扭絲毫不影響CX-3的好身手,延續Mazda2而來的操控特性,並在Mazda的刻意調整後,轉向齒比沒這麼靈敏,輪距放寬後也更多些穩定,但這絕不是反應遲鈍,透過與車身高度的搭配,再度精準地呈現人馬一體的精神,剛剛好的車頭轉向反應,中規中矩的後軸跟進速率,CX-3完全沒有適應性的問題,且相較於更上一級的CX-5,CX-3還是多了幾分俐落與乾淨,這感覺似曾相似,就像是Ford Fiesta與EcoSport的距離,都會跑旅,CX-3操控面的表現演繹得稱職。
透過輪距較Mazda2的輪距加寬,造就了CX-3更添穩定的操控表現。
引進台灣後成為市場中排氣量最小的柴油動力,CX-3搭載的1.5L Skyactiv-D絕對不容小覷,27.5kg-m最大扭力造就了隨踩隨有的加速力道,但透過人馬一體精神的貫徹,不會有讓人過於緊繃的壓力,而是順暢且暢快的適度動力,在試駕的山路過程中,適度輸出的湧現貼背感,爬坡或超車都顯寫意,轉換成一般道路上,也可很容易的將扭力轉換成速度的快速攀升,要在都會中走走停停,相信這動力與CX-3的搭配,也會是絕配。

引進台灣的CX-31.5L SKY-D柴油車款為台灣市場排氣量最小的柴油乘用車款。
要於都會中悠游,車身尺碼自然不能過於驚人,的確,就如同Mazda2的空間表現般,前後縱深與兩側寬度不會是足以拿出來說嘴或炫耀的特點,頂多就頭部空間讓人頗為滿意,甚至後廂容積也僅有264公升還略遜於Mazda2的280公升,就算把後座椅背打平,也最多只有1174公升而已,但對於年輕情侶或是頂客族,這樣的空間,夠用的時間絕對會大過於不敷使用的機會。
此次試駕為右駕車型,未來引進台灣後自然會為左駕車款。
飛翼式的控台造型採用白光設計,提升跑格。
控台中央的MZD Connect人機智慧資訊整合系統整合七吋中央資訊顯示幕,提供相當齊全的資訊顯示。
引進台灣車款座椅採用皮革混合織布設計,更添質感與設計感。
後座乘坐空間於膝部與左右寬度表現平平,頭部空間方才顯出休旅優勢。
透過後座椅背傾倒機制,CX-3後廂容積可於264~1174公升間彈性調整。
寫下這篇試駕文章之際,得知CX-3的柴油車款要價近百萬新台幣,這讓原本對其相當激賞的產品實力產生了動搖,這超越Mazda3的售價定位,買進一輛Mazda2的變形體,這說什麼都很難在理性消費者的心中成立,但話說回來,這種非理性的消費族群,從開場文所提的這些跨界前輩身上,超乎預期的銷售表現又說明了這些年輕族群的不按牌理出牌特性,到底CX-3適不適合你?或許先問問自己買車時是理性還是非理性。

 

查看完整版 >

Mazda CX-3綜述頁

規格配備 | 圖片 | 一鍵詢價 | 中古車

去看看

相關標籤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