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神車換人做!當ModeI 3變成Model Y會更好嗎?
小明是車我就愛
3.7萬瀏覽/2022年12月29日
概覽:
Model 3已經賣翻天,衍生出來的Model Y當然引起熱潮,但到底該怎麼選?真的是一吋長一吋強、越大越好嗎?
萬眾矚目的Model Y終於登台,既然是跟Model 3使用同平台衍生而來,當然要好好比較一番,Model 3一直是我們認為最好開的特斯拉,尺碼適中又有優異操控感,但身型放大、重量又變更重的Model Y還能這麼對味嗎?大家都戲稱特斯拉是3C廠不是車廠,如果能在這樣的車體變化之下維持同樣水準,反而是對造車工藝的肯定。
车系编成表格
這次兩車參與測試的都是雙馬達四輪驅動的Long Range版本,目前特斯拉官網依舊沒公布動力數據,參考能源局送測結果,Model Y Long Range有371hp馬力,Model 3 Long Range則是346hp,不過最終呈現出來的加速成績與續航里程,是後者較優異,主要還是受到車重影響,Model Y Long Range車重來到1979kg,比同門兄弟重了149kg,差異不小。
另外必須說明的是,目前台灣市場Model 3全車系是暫停接單的,據了解是受到產能吃緊的影響,不過如果拿停售前Model 3 Long Range的223.4萬售價來看,Model Y Long Range價差只有7萬不到,比先前外界預測的小,也是引發搶購熱潮的原因之一。
內外設計表格
不難發現Model Y大量沿用了Model 3的家族化設計,幾乎就是拿Model 3來等比例放大,不過有另外針對輪拱、保桿下緣等處增加防刮塑料材質,進一步提升休旅的戶外形象,可能光看照片看不出來,但其實Model Y實車挺大台的,「氣勢」與Model 3有明顯差異。採用名為「矩陣式」的LED頭燈,有自動遠近光切換功能,但不具備主動轉向照明或自動光型遮蔽。
Model Y LR配置255/45R19的Hankook Ventus S1 Evo3 EV,是該品牌的頂級運動街胎,而加了個EV代表是專為電動車所開發,有針對電動車的高車重來增加胎體強度,提高載重能力並應對電動車的大扭力。
Model 3因為賣太好,在都會區的能見度頗高,可說是新一代制服車,總讓人覺得有些「視覺疲勞」,但其實在台灣上市不過也才3年,轎跑般的身型、無窗框車門與隱藏式門把都是設計特色,看起來依舊非常有科技感。照明部份與Model Y相同規格,有自動遠近光切換功能,仍不具備主動轉向照明或自動光形遮蔽。
Model 3 LR同樣配置19吋輪圈,配胎則使用235/40R19的Hankook Ventus S1 Evo3,雖然胎款相同,但接地面積比對手小了一些、也不是EV專用胎,是否會對動態測試產生影響值得關注。
Model Y座艙自然也比照Model 3辦理,極簡風格、雙手機無線充電板、木紋飾板都移植過來,與傳統車輛的配置差異很大、科技感爆棚是亮點,不過每個人看法不一,有人就是愛特斯拉這種特立獨行,也有人覺得這種從Model 3直接複製貼上的設計少了點新意。
15吋觸控螢幕依舊是車內核心,所有車輛功能都從這裡控制,層層堆疊的介面很多,初次接觸會需要一些時間摸索,但畫質好、觸控反應快,熟悉了之後就會覺得好用 ; 排檔桿整合在方向盤右側撥桿,同時Autopilot系統也從這開啟,搭配方向盤右側按鍵來控制車速與車距 ; 若要說車室最大的不同,那就是Model Y是採用「全景式」玻璃車頂,不再被Model 3中間的橫樑所分割,可讓視野更開闊。
Model 3在2021年推出新年式之後,加入了雙手機無線充電板、鞍座換上霧面灰色飾板等細節的改動,也就是現在所看到的樣子,雖然都以軟質塑料與皮質為主,用料不差,但整體仍舊過於單調不夠有層次,這也是特斯拉極簡化設計讓人又愛又恨的地方。
排檔、15吋觸控螢幕的介面、操作方式都與Model Y一樣,唯一不同的就是前面說到的天窗,可以看到Model 3車頂中央多了橫樑,雖然後方玻璃是像穹頂般一路延伸至車尾,但中間多了「那一根」就是多少會影響視覺開闊度。
兩車的駕駛輔助系統配置都相同,這套Autopilot早已頗具盛名,操作邏輯簡單、作動過程也相當聰明線性,是目前數一數二好用的系統,也能加價選購EAP增強版自動輔助駕駛(11.1萬)與FSD全自動輔助駕駛(22.2萬),進一步獲得自動變換車道、自動停車等進階功能。
空間測量表格
空間圖片表格
兩者車體型式不同、尺碼也有差,Model Y在空間上佔優勢理所當然,不過仔細看前座數據並沒有差太多,且在無儀錶臺的簡約座艙設計下,就算Model 3數據上不如自家兄弟,但入座的空間開闊感也是相當不錯。
來到後座依舊是Model Y佔優勢,其中膝部空間的差異最明顯,更高的椅面高度也能讓坐姿更輕鬆,且Model Y後座椅背具有五段角度可調,有更好的乘坐彈性,展現身為休旅的多變優勢,如果常載人,Model Y明顯更適合。
在更大的車身尺碼以及休旅車格的架構下,Model Y行李廂的優勢又進一步被放大,數據都勝過對手,就算不將後排座椅放倒,標準狀態下放入20+26吋行李箱也有更多餘裕,且廂內平整度也更好,不只日常裝載機能大勝,就算要拿來車宿露營也可以。另外,兩車都有電動尾門,因此雖然Model Y的尾門開啟高度比較高,但可以透過自行設定開啟高度來調整,對身材嬌小的車主來說,並不會造成太多不便。
Model Y另一個不同的地方在於,多了後座椅背一鍵傾倒,這是個看似不起眼但很好用的功能,擺放大型物品的時候更輕鬆。
在不同的車體設計下,前行李廂的大小也有差別,Model Y的高度與寬度都大上不少,使用上會多一點彈性,不過Model 3因為車頭造型比較低扁,開口也就離地面比較近,擺放物品不用舉那麼高。
兩車行李廂底版下層也都有另一個不小的置物空間,同樣受惠於更大的車身尺碼,Model Y的容量也是比較多,尤其是寬度差異最明顯,置物機能性更好。
舒適性表格
在同樣的底盤平台之下,兩車的吸震特性滿相似的,實測出來兩車的震動數據相當接近,在低速30km/h都屬於阻尼比較強韌的設定,衝擊感比較明顯,整體回饋頗具運動感,但也不至於到死硬,也沒有多餘晃動。
60km/h震動數據表格
當車速提升到60km/h,兩車數據仍相當接近,但若仔細比對,Model Y就比較柔軟一些,數據也小幅勝過Model 3,可以感受到Model Y變成休旅車後,底盤設定有做了相對應的調整,帶來比較穩定的行路感。
車室隔音對照表表格
Model Y前後座都有雙層玻璃、Model 3則只有前座有雙層玻璃,但經過實測後,數據差異極小,體感上也幾乎感受不到差別,可以說兩車的隔音表現是相同的。而以總結來看,電動車少了引擎聲自然相當安靜,不論怠速或行駛過程,兩車數據都堪比燃油車裡的「豪華車」等級。
Model Y身為休旅車格,自然有較高的乘坐重心,展現出休旅的開闊視野優勢,座椅是人造皮革,觸感細膩、軟硬度也適中,唯一能小挑剔的點是椅面長度與側向包覆可以再好一些。
可以明顯看出Model 3坐姿較低,呈現出車體型式的差異,不過在沒有傳統儀錶台的座艙設計下,視野仍屬開闊,前座椅造型與乘坐感倒是與Model Y無異。
來到後座,Model Y的休旅優勢就完全展現,頭部、膝部空間都相當開闊,且頭枕高度與椅背角度都可調,對不同的坐姿有更好的彈性,簡單來說就是載人會更舒服。
可以清楚看出Model 3後座腿部姿態比較彎曲,椅面高度略低,坐姿有明顯「陷入」感,造成大腿前半部少了支撐,且頭枕高度、椅背角度都不可調,長途乘坐會比較容易疲憊。
視野圖表表格
Model 3靠著較低的車身與短截車頭,前方視野死角僅5.1m,表現出色,不過受到車尾造型影響,後擋玻璃十分傾斜,且後座後方的帳板是微微往上揚的造型,導致後方視野差強人意,Model Y前方視野雖然不如對手,但對比過往數據,符合中型休旅的水準,而後方的車尾腰線較高、窗戶面積小,視野盲區也達到35.3m,雖然勝過對手但仍不算好掌握,需要多搭配倒車顯影來輔助。
兩車後視鏡都沒有廣角設計,可視角度就由造型決定,Model 3的鏡片尺寸明顯大過Model Y,更細長、更向外延伸,因此兩側數據都是Model 3勝出,對車輛判位及環境掌握度會更好,不過兩車打方向燈時都具備盲區顯影系統,能提供駕駛者輔助。
兩車先天在車型設定上不同,Model Y靠著尺寸放大的車體優勢,有更大片的車窗,在車身四周的多項盲區都比Model 3小,最後的總遮蔽率也較低,死角會比較少一些,不過兩車都有視野影像輔助系統,停車、穿梭市區都好用。
Model Y不論長、寬、高或是軸距都比Model 3來得大,所以迴轉半徑較大是理所當然,不過若以同級車來看,Model 3的迴轉半徑仍是偏大,好在兩車轉向齒比都小,方向盤不用轉太多就能達到需要的轉向角度,一般路上開起來並不會感到不靈活,只是若遇到窄巷迴轉,Model Y可能會需要多注意一些。
性能測試表格
Model Y變大變高,重量也多了將近150kg,當然是不利於操控,但如果問跟Model 3差異有多少?說真的,很難解釋清楚,因為除了比較高的坐姿,操控手感並沒有太大差異,依舊感覺重心很低,雖然經過震動測試驗證,懸吊也有比較好的吸震性,但仍屬於運動化設定,彎中支撐性好,車身側傾也跟Model 3相當。
255/45R19的Hankook Ventus S1 Evo3 EV提供理想的側向抓地力,加上電控輔助細膩、前後動力分配中性,可以放心的盡情驅策,不過也許因為重心比Model 3高,感覺Model Y車尾動態比較活潑一點,但這對於縮短單圈時間無幫助,最後最快紀錄是44.7秒,比Model 3慢了一秒餘。
雖然只是Long Range版本,但Model 3增程版開起來就頗有性能車的味道,轉向齒比很小、底盤支撐性出色是主要原因,加上碩大的電池在底盤,重心比同級燃油車低了很多,開起來相當俐落,相較Model Y也是如此,但Sedan車體重心就是比SUV來得低,操控自然俐落許多。
胎寬235mm比Model Y的255mm窄了一些,但別忘了有上述的車體結構差異,最後Model 3展現出的實際抓地力還是好上一點,而電控系統則是一樣細膩,四驅系統前後輸出比例也是同樣中性,最後跑出43.6秒,與前兩次我們測試Model 3 Long Range單圈極為接近,也一如預料,明顯比Model Y Long Range快。
兩車在相同底盤架構下,動力系統都是雙馬達+四驅,原地電門一拜隨即彈射而出,起步絲毫不打滑,可以看到Model Y車頭揚起幅度很明顯、頗有架勢,瞬間最大G值0.68G,加速破百實測5.02秒,跑出與原廠數據5.0秒相同的水準,且三趟測試成績都相當穩定,衝過400m終點13.22秒、通過時速達174.73km/h,已經是高性能等級。
前面有說到在能源局測試數據中,Model 3 Long Range馬力是346hp,Model Y Long Range則有371hp,但加速數據卻是前者比較快,除了車重影響,我們認為動力系統的調校也有不同,實測Model 3的加速就是更暴力、更直接,衝刺過程最大G值來到0.97G,與對手有明顯差異,也不意外的讓最終各項實測成績都勝出。
兩車都是19吋Hankook Ventus S1 Evo3系列輪胎,但Model Y配胎接地面積比Model 3寬了20mm,原以為有助於提升煞停成績,不過最後還是不敵那149kg的車重差異,急煞過程的滑行距離還是比較多,比Model 3多了5m。
超級測試電動車看能耗是以「km/kWh」為單位,代表「消耗1度電能跑多少km」,數字越大越省電,至於測試條件部份,兩車固定將加速模式設定在「舒適」、煞停模式設定在「暫停」,測試當天路況順暢,在兩車相同的動力架構之下,成績差異並不大,不過Model Y比Model 3重了149kg,等於多坐兩名成年男性在車上,而且車體加高、加寬,風阻也會變大,讓最後Model Y的數據稍稍不及對手,但換句話說,即便Model Y有這些不利條件,最終數據卻依舊與Model 3不分軒輊,再度讓人佩服特斯拉的電力管理系統。
試算電耗花費,Model Y市區與高速每度電可跑6.1km與7.3km,Model 3則是6.5km與7.5km,目前特斯拉超級充電站的費率不一,以大台北地區最便宜的每度電10.3元為例,換算下來每公里電費各為1.53元與1.47元,花費十分低廉,日常若搭配家用充電樁,電費還會更省。
在更大的車身尺碼下,Model Y理所當然有更好的空間表現,也因應休旅車格加強了底盤舒適性,儘管礙於車重影響,性能測試居下風,但零百加速5秒絕對是快車一輛,面對一票燃油性能休旅依舊能輕鬆挑戰,總結來說,Model Y確實沒有因為變高變重而影響表現,卻能用休旅身份滿足更多家用需求,要與Model 3一樣熱賣、甚至是超越,一點都不意外。
而實測下來,Model 3的性能明顯大勝,更低的重心能提供更好的操控體驗,加速力道也比Model Y更有快感,還受惠於更輕盈的車重而有更好的電耗表現,換句話說,除了空間以外Model 3幾乎都沒輸!所以如果想要體驗特斯拉的魅力,卻又沒有那麼多空間需求,Model 3確實依舊非常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