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

競技日常!開著藍寶堅尼Huracan STO道路版賽車代步

小鍾17年試車經歷熱愛飄移

5,971瀏覽/2022年04月27日

概覽:
如果有機會當Huracan STO一日車主,你想幹嘛?跑山?太沒創意了!我決定開著這輛道路版賽車在市區代步一整天!

From racetrack to road」,這是Huracan STO的廣告詞,清楚的告訴你,他是一輛道路版賽車!你可能會想說,車壇上把賽車精神、輕量化灌輸到市售車上的產品何其多,而小牛在上一個世代Gallardo也就有訴求輕量、賽車基因的Superleggera系列,到了Huracan時期叫Performante,所謂的「競技小牛」未曾缺席,如今隨著Huracan升級到EVO版本,「競技小牛」跟著進化只是剛好,所以我一開始對Huracan STO的想法「也就是那樣」,白話一點,就是一定狂,但不至於屌到天翻地覆!如果你也這樣想,那就跟我一樣大錯特錯!喜歡小牛的車迷,相信已經看過很多Huracan STO照片,最特殊的,莫過於整個車頭可以往前掀起,原本Huracan設計就跟一般車相同,前蓋、葉子板、保桿都獨立設計,但在賽場上,獨立設計因要各部位拆裝,反而拉長維修換裝時間,若賽程中不小心損換,整個替換快速又方便,而減少板件接合處,同樣有輕量的效果。這來自Super Trofeo EVO、GT3 EVO廠車的設計,對市售車來說,會增加維修更換成本,但你覺得Huracan STO車主會在意嗎?另外為了提升車頭下壓力、增加車頭內冷排撞風散熱,車頭設計全新的空氣力學路徑,氣流從保桿氣壩處進入,帶著內部冷排的熱能,再從車頭上方排出,散熱又提升下壓力,至於嚴重壓縮到車頭置物空間,誰在乎呢?這角度可以更看清楚車頭空力氣學走向,路徑貫穿車頭,性能絕對優先!而車頭整個板件是由碳纖維製成,且還運用航空的製作工法,在強度不變之下,可以減少25%材料重量,斤斤計較、輕上加輕;Huracan STO全車板件有75%都採用航空技術的碳纖維材質,甚至前擋風玻璃也採用更輕更薄的方式製作,讓Huracan STO乾燥重量比已經過輕量化工程的Huracan Performante再輕盈43kg,僅有1339kg。前葉子板上方開口設計,在近幾年愈來愈多見,也是源自廠車的空氣力學,開口可以讓輪拱內的氣流排出,避免氣流累積在車體內,造成上揚力,而減輕上揚力,自然就能提升車輛高速穩定性。鋁圈造型走精緻路線,不太有競技暴戾感,但鎂合金鍛造製成就厲害了;輪胎規格是前245/30R20、後305/30R20的普利司通Potenza Sport街胎,原廠也另外提供有紋熱熔胎的選項。碳纖維剎車系統本來就已是Huracan車系標配,STO這套來自Brembo CCM-R,雖然都是碳纖維陶瓷複合材質,但在Brembo產品系列設定裡,CCM是道路使用,CCM-R除了道路,也能應付賽道需求,兩者材質的差異,讓CCM-R有更好的強度、導熱效率,簡單說就是性能更好!雖這次沒有上賽道感受CCM-R的制動威力,但發現這套碳纖維陶瓷剎車系統,冷車出發、剎車幾乎無工作溫度時,踏感、減速力道仍相當好掌握,不因高性能就降低日常使用性。大型可調角度的尾翼當然是標準配備,而這STO專屬造型也更接近廠車,不過最引人側目的,絕對是後方引擎蓋上的超大「鯊魚鰭」,這縱向翼面對於空力效能有兩個,首先是有助於整流,讓氣流更筆直的通過後方尾翼,讓尾翼空力效能更好;另外車輛轉向時,直行氣流或是側風吹拂這大面積的「鯊魚鰭」,也會產生向下的下壓力,這在賽場上錙銖必較的空氣力學,不保留的延續到這輛道路車!賽場上為了維修、換零件方便,引擎蓋是整片卸下,Huracan STO延續也毫不意外,碳纖維製作拿起來不吃力,到是很怕手滑,讓引擎蓋掉落敲到。大量麂皮、碳纖維材質是這類道路版賽車的標準元素,而Huracan在2015年問世,整體設計依舊讓人滿意,其實Huracan車室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周圍視野清楚,不難掌握周遭狀況,比前一世代小牛Gallardo好上太多!不過呢,後方視野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碳纖維引擎蓋的造型,大量遮蔽了後視野,這是作為道路版賽車所需要的妥協,還好這輛Huracan STO配有倒車顯影,跟一般Huracan一樣顯示在液晶儀錶,倒車不至於受到明顯影響。碳纖維賽車椅為可調設計,包覆性不至於像真正競技不可調賽車椅那樣讓人喘不過氣,但泡棉極薄、乘坐感堅硬,仍不斷提醒「這車有濃厚的競技基因」!由於車艙極低,上下車時,將座椅後移,獲得更多腿部空間,可以讓上下車更順暢一點,而座椅前後滑動機構位於椅面前端,操作方便順手;側邊把手則是調整椅面前端高低,臀部位置高度不變。為了輕量化,也為了更近似賽車,門飾板為全碳纖維製作,門把簡單的拉環設計,雖然沒有芳香的皮革味,但細節相當細膩。8.4吋HMI多媒體螢幕是Huracan EVO新增配備,而STO再添加專屬的遙測功能,可及時紀錄車手駕駛車輛的多樣資訊,作為分析精進賽道表現之用。液晶儀錶為單一顯示模式,不同行車模式是色調變換,顯示方式無變動。碩大的引擎轉速、檔位,眼睛餘光一掃就一目瞭然,倒是其他資訊就顯得嬌小,需稍微適應才能快速讀取。收到Huracan STO試車邀請時,真的是喜憂參半,開心的當然是能夠與這麼特殊昂貴的超跑相處,憂慮的則是到底要去哪試車,才能體驗Huracan STO,但真的要全力鼓催,大概真的只有賽道了,在山路上只是暴增不必要風險而已!不然,就開著Huracan STO做一些日常事務吧,就這樣,我們那天開著Huracan STO在大台北市區跑了100km。艋舺青山宮是萬華著名廟宇,每當青山靈安尊王壽誕,都會有盛大的迎神活動,且為台北市三大廟會之一,而艋舺青山宮同時也是台北市古蹟之一。開著Huracan STO前來參拜,但四周車位難尋,就算有,也都狹窄、臨車緊貼,你不會想把你的超跑停進去,只好路邊暫停一下,也因此獲得視覺衝突的合影。逛街採買是每個人的日常,若要開著Huracan STO去買東西,你必須先了解一下停車場出入口設計,雖然有車頭抬舉功能,車頭升高幅度明顯,且作動迅速,但Huracan STO前下擾流造型很前伸,縮小了「進入角」,車頭又是整個一體成形的Carbon件,不容任何閃失,因此一定要熟悉地形,避免競技小牛受傷。Huracan STO車高僅有1220mm,沒概念有多低嗎?大概比路上最常見的Altis低了21.5公分,進停車場抽票卡時,除了高度落差大,因車身空力造型外擴,無法太貼近票閘,因此單純手伸長都還不一定能順利抽票,需要解開安全帶、稍微挺身,而若是碰到車牌辨識系統,也得擔心車牌太低、辨識不明的可能性,這些都是開著超跑代步的日常!買什麼物品也要先想清楚,因為置物空間就是那麼侷限,後面是V10引擎,完全無置物空間,車頭擺放容積小到跟沒有一樣,天真的買了小樹盆栽,只能放在副手座,還好沒有太高,不至於擋住後視鏡,這就是開超跑的浪漫!自助加油是多數人的日常,因為有折價,但開超跑自助加油絕對不是為了省錢,而是可以降低被工讀生不小心刮傷的風險,不過有些加油站車道偏窄,與旁邊車輛相當靠近,無論是否自助加油,總覺得有碰傷的可能,所以也是要稍微挑選一下環境較友善的加油站。開去得來速對Huracan STO來說也是一個挑戰,低趴的車身,點餐時必須伸長脖子對著對講機,有那麼一點狼狽!更別說付錢結帳了,掏錢可以掏一張紙鈔,但找零時最好雙手捧接,不然掉落要下車撿零錢就尷尬了!取餐也是,同樣也是因為高度落差太大,傳遞上都須小心翼翼,開著超跑買得來速,真的很難維持帥氣度。如果你的套餐飲料是可樂,那就糗大了,因為這輛道路版賽車完全沒地方讓你放可樂,還好我選擇瓶裝柳橙汁,等紅燈時喝一口,蓋緊放在副手座上不怕打翻。在市區悶了一陣子後,終究還是忍不住往山裡去!就算是市區慢行,Huracan STO排氣聲浪仍清楚的傳入耳中,但其實5000rpm排氣閥門未全開,排氣聲浪相對是安靜的,但大概已是多數性能車閥門開啟後的聲量,真要說不同,大概就是鬆油門後幾乎沒有放砲聲,5000rpm之後閥門才全開,這時聲浪用驚天動地、鬼哭神號形容只是剛好,為了避免太過引人側目、觀感不佳,加上640hp馬力不是開玩笑的,能夠2、3檔全油門衝上8000rpm的機會真的不多!5.2升V10引擎最大馬力640hp,扭力57.6kgm在6500rpm湧現,很清楚的,這是一具高性能NA引擎,也很明確的,這是小牛最終NA心臟,終究必續邁向渦輪化或電氣化,高轉速NA一定會消失,必須把握現在還能夠相處的時光!變速箱仍是7速雙離合器機體,Huracan初問世時,能夠成為超跑的變速箱,換檔電光火石是最基本的,更讓人留下好印象的,是自排狀態下的邏輯性強大、夠人性化,當你只是慢慢開時,換檔順暢、盡量換到高檔位,只要油門稍微加深,就很聰明的延後一點再升檔,而且時機總是那麼剛好,正常行駛下,不太需要切到手排模式自己控制檔位。STO的駕駛模式跟EVO不同,區分STO、TROFEO和PIOGGIA,STO是一般狀態,不過其實已等於EVO的SPORT設定,從這點就可以看出STO定位差異,而TROFEO就是賽道專用模式,至於PIOGGIA則是義大利文雨天、濕地,但這PIOGGIA模式可不是一般濕地模式只是降低動力輸出、提早電控介入,會連同ABS、後軸轉向等,在雨天可以發揮最佳戰鬥力!Huracan STO真正讓我感到謹慎,甚至有點畏懼的是採用後輪驅動,後驅小牛不是第一次出現,但競技、硬派的後驅設定卻是首見,RWD也是源自Huracan廠車,對於街車而言,四驅確實能明顯讓車變得親民好開,但增加重量是事實,賽場上,輕量化是關鍵,四驅系統部一定有優勢,而道路版的STO自然也就遵循。MR極限高,但也相對敏感,一但超過臨界點,需要快速反應與正確修正車輛動態,都是讓人對Huracan STO帶有一絲畏懼的原因!

【編輯評論】
車比人兇 賽道才是競技小牛的家
如果你問我,Huracan STO好開嗎?這真的很難三言兩語說清楚!在市區裡,Huracan STO比我想像中好開很多,雖然懸吊硬梆梆,但衝擊感還在可接受範圍;不低調的排氣聲浪,其實蠻悅耳的!前面跟兩旁視野算清晰,至於後方整個被遮蔽,習慣就好!用Huracan STO代步真正讓人感到小困擾的,是來自四面八方關注眼光,而且不停歇!至於加速快不快、操控好不好,就算我沒開過,也能斬釘截鐵的跟你說非常好!這一題真正的問法應該是,一般道路哪裡能讓Huracan STO發揮實力?而開車的人又能馴服這輛道路版賽車嗎?舉個例子,一早牽車發現這輛輪胎配置街胎Potenza Sport,居然不是有紋熱熔胎,「夠用嗎?」這是我心中OS。結果我錯了,因為真的很難在一般山路把Huracan STO催到極限,白話的說就是「人沒有車兇」,給我有紋熱熔胎只是浪費!最後,最終NA競技道路版小牛,日後勢必成為收藏等級,有能力的買家,能不入手嗎?

查看完整版 >

Lamborghini Huracan綜述頁

規格配備 | 圖片 | 一鍵詢價 | 中古車

去看看
主頁

相關標籤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