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士C 300超級測試!實力進化超有感!
54J用車寫生活讓影像說話
1.9萬瀏覽/2021年11月18日
概覽:
C 300除了出現在媒體汽車版,也常在社會版看到,但車是無辜的,我們管不著車主們如何使用他的愛車,我們只負責測試C 300,結果讓人難以挑剔!
賓士C-Class有近30年歷史,是最成功的豪華轎車之一,近年在台灣C 300更靠著各類「新聞」成為熱門話題車款,但根本原因還是產品本身夠出色才能這麼常見,而現在進入到全新W206世代,同樣有許多旗艦S-Class的好料下放,諸如全新外觀、直立式大螢幕,甚至是加入48V輕油電,帥度與科技性都大幅提升,但究竟撇開話題的C 300還有什麼強項?大改款新車要進化是理所當然,但會強到讓人感到驚艷才是功力所在。大改款C-Class目前引進3種動力,1.5升四缸渦輪由C 180、C 200搭載,2.0升四缸渦輪則是C 300專屬,全車系皆搭配48V輕油電系統,採用新一代ISG集成式發電機,48V系統的出力由過去14hp增加至20hp,不過C 300在引擎馬力維持258hp、扭力由37.8kgm小幅增加至40.8kgm的情況下,看似差異不大的變化,實際跑起來又會是怎麼樣?比照早一步推出的小改款E-Class、大改款S-Class,W206世代的C-Class也換上全新家族面容,整體更年輕也更時髦,且C 300標配AMG Line外觀套件,有專屬的星芒型水箱護罩與保桿設計,再加上試駕車選配了要價6.6萬的designo消光灰與2.5萬的夜色套件,帶來與眾不同的氣質,視覺效果大加分。尾燈改由橫跨尾門的分離式設計,有稜有角且辨識度高,與相對圓融的車尾線條創造出視覺對比,而在AMG Line外觀套件加持下,下方有分流器以及方形鍍鉻飾條妝點,流露出更多動感氛圍。雖然已是AMG Line外觀套件,不過排氣管卻採「隱藏式」設計,保桿下方兩側的鍍鉻飾條內並沒有實際的排氣尾管,雖然無傷大雅但會令人覺得少了點氣勢,我們認為大大方方露出來才夠帥!C 300標配19吋AMG多幅式鋁圈,試駕車另加價2.2萬升級雙色塗裝,搭配前225/40R19、後255/35R19的倍耐力P Zero性能胎,日常代步或偶爾激烈操駕皆綽綽有餘,另外試駕車也加價1.4萬選配了加大打孔前碟盤,實際制動表現在接下來的性能測試再揭曉。車室內改變比外觀更明顯,12.3吋數位儀錶與11.9吋直立式螢幕最搶眼,也是被戲稱「小S」的主要原因,不過中央螢幕特別向駕駛傾斜,體現C-Class更駕駛者導向、更年輕的定位。Nappa真皮雙肋式平底跑車方向盤、金屬編織紋飾板則是AMG Line專屬配備,整體不論科技氛圍、豪華質感都詮釋的相當到位。12.3吋數位儀錶共有6種顯示畫面,可使用方向盤上按鍵依照自身需求切換,不論操作順暢度、顯示畫質都有高水準演出,不過為了區分產品定位,並沒有S-Class上的3D裸視功能,也無法選配。駕駛模式提供Eco、Comfort、Sport、Sport+以及Individual,其中包含了運動化引擎聲浪功能,可依據油門深淺模擬更激情的引擎聲浪,雖然C 300並不是強調性能的車款,但多了這功能駕駛時能微微多些熱血感。既然是全新大改款車型,先進的主動安全系統自然相當齊全,23P智慧駕駛輔助套件是全車系標配,且系統作動在感受上比過去更精緻,大大減低塞車、長途駕駛的疲勞感,更不說帶給駕駛的高度科技化。前座空間各項數據皆屬出色,尤其椅面長度最亮眼,透過電動調整可以符合不同身型的駕駛,提供最舒適的腿部支撐,往上也有全景天窗增加視覺開闊感。在車長增加65mm(4793mm)、軸距成長25mm(2865mm)之下,新一代C-Class的車室空間更加寬敞,椅面長度與前座一樣有出色表現,25.9cm的膝部空間對比車格大一號的E-Class歷史數據26.5cm也僅有不到1cm的差距,整體空間感相當不錯,唯有中央地板隆起較高,這是傳動軸的所需空間,難以避免。受惠於放大的車身尺碼,後門開口寬度也有不錯表現,加上不算高的門檻設計,後座進出輕鬆,不會有太大負擔。行李箱標準容積455L,格局平整且沒有太多畸零空間,實測數據高度、寬度都平平,以深度表現最亮眼,這是傳統三廂房車的強項。20、26吋行李箱可以輕鬆容納,且四周都還有不少餘裕,對小家庭來說,購物、旅行或輕裝露營都算是夠用。在C200以上皆標配具感應啓閉功能的電動尾門,加上轎車本來就不高的車高,開關尾門十分輕鬆,且開口離地高度低,擺放大型物品更輕鬆。C 300標配跑車型懸吊,阻尼設定較C 200、C 180舒適型懸吊來得略強一些,但仍能提供很好的舒適感受,瞬間最大G值皆不超過±0.5G,且車身回穩快速、震動時長僅約1.1秒。從震動曲線也能看出波型十分規律,面對車身擺盪能確實吸收,準備好應付下一個起伏。將車速提升至60km/h,面對測試陣仗懸吊依然游刃有餘,展現極為規律的擺盪曲線,僅有最大G值略微提升,行路質感依然平穩而舒適,幾乎沒有二次晃動讓人印象深刻。
C 300座艙隔音優異,怠速測得36.3dB參考過往數據名列前茅,然而隨著車速逐漸提升,來自輪拱的輪胎滾動聲卻跟著越發鮮明,雖然低頻聲響不致於破壞行車質感,在一片寧靜的車室中卻很難讓人不在意。前座椅具備全電動調整與三組記憶,四向腰靠配合頭枕前後「伸縮」,稍微花點時間就能找到完整承托背部的舒適角度,最讓人驚豔的還是大腿支撐性,椅面長度媲美自家旗艦S-Class,自然下斜的椅面剪裁能舒服托住大腿又不會過度壓迫,舒適性沒話說。後座同樣也是大腿支撐性讓人驚艷,椅面長度、下斜角度終於像在坐沙發,腰、臀、大腿能確實得到支撐,久坐也不會感到疲累,唯一美中不足便是椅背角度若能更傾斜一點會更好。C-Class前方視野表現中規中矩,沒有明顯遮蔽之處,後方實測死角僅23.3m,在房車級距中屬於表現較好的數據,再加上全車系將360環景影像列為標配,好掌握也好停車!C-Class後視鏡造型「小巧玲瓏」,不過內部鏡面設計得宜、外緣也都有廣角鏡面,實測反射角度仍是相當充裕。當然了,盲點偵測在C-Class身上也是全車系標配,多一層安全輔助。環視C-Class座艙並沒有明顯的視覺死角,A、B、C柱設置角度都在合理範圍,實測發現C柱死角比起同級中型房車略小一些,造就僅23.4%的視覺盲區,表現不錯。這輛C 300並沒有選配後輪轉向系統(選配價格5.8萬),不過實測約4.6m的迴轉半徑已屬出色,若參考原廠給出的數據,選配後輪轉向後可再減少約20cm的迴轉半徑,靈活程度堪比都會小車。雖然C 300配置運動化懸吊,但從震動測試可以清楚知道,底盤設定還是趨向舒適,上了賽道,也可以清楚感受到車身側傾稱不上輕微,單論側傾,與運動化之名扯不上關聯,不過懸吊受到壓縮後,倒也沒有出現多餘晃動(當然也可能跟場地小、車速不快有關),激烈操駕下的支撐性、安定感都讓人滿意。倒是輪胎側向抓地力比預期低了些,前225/40R19、後255/35R19的規格已沒有太多升級空間,倍耐力P Zero跑胎也夠高檔,胎壓也調整至原廠建議值,但就是很容易發出抗議聲,不理會繼續鼓催就是偏移路線,而C 300在極限下,車身動態多偏向轉向不足,RWD後驅特性很少,具備安定好上手的特質,若想體驗一點後驅甩尾特性,你可能會失望。另外,畢竟不是AMG性能車款,縱使ESP可以關閉,但在極限狀態下,還是會有已放開煞車踏板,但安全為由持續制動的情況,或是出彎抑制動力,必須熟悉電子系統介入的界限,才能創造好的單圈紀錄,最後經過十餘圈的嘗試,在煞車熱衰竭之前跑出44.8秒的優秀紀錄!
C 300搭載全新2.0升四缸渦輪引擎+48V微油電動力,這套代號M254動力單元可視為AMG 53、S 500的M256刪減兩缸而來,舉凡整合在變速箱內的ISG 48V微油電馬達、電子輔助增壓等技術,都直接承襲至四缸動力的C 300身上。引擎本身具備258hp/40.8kgm輸出,外加微油電馬達可額外在起步、巡航時提供20hp輔助,搭配9速手自排變速箱,原廠公布0~100km/h加速可在6秒完成。將駕駛模式切入Sport+、ESP off進行加速實測,左腳煞車、右腳油門,起跑轉速能夠拉至2200rpm,放開煞車瞬間後輪微微空轉隨即帶動車身向前衝出,動力釋放飽滿且順暢,加速過程可用一氣呵成來形容。反覆測試過程中發現ESP off的情況下換檔接合感相當直接,充分發揮傳輸效率,若是ESP on或ESP Sport模式下變速箱換檔便會較為滑順,這點與過往賓士車款相同。
分析P-Box加速測試結果,最快一筆落在第一趟測試,繳出零百6.07秒相當接近原廠數據的成績,零四加速則為14.23秒、通過速度158km/h,以沒有太多性能色彩的房車來說此等表現確實相當出色。不過後續幾趟0~100km/h成績便穩定落在6.4秒,推測或許跟微油電電池來不及回充,無法提供穩定的電能起步輔助有關,然而對於日常駕駛來說,幾乎不會有如此密集的全油門起步,相信並不會影響駕駛感受。這輛C 300選配加大打孔前碟盤,前碟盤尺寸從330mm放大至342mm(後碟維持300mm),煞車卡鉗也因應換上活塞、卡鉗本體略大的對四活塞卡鉗,卡鉗表面甚至有著Mercedes-Benz字樣,選配價1.4萬元換來視覺、性能同步升級,相當划算。實測100km/h煞停距離36.38m,且制動過程車身相當穩定,整體表現令人滿意。
測試時車流順暢,在微油電系統的助益下,不只市區等紅燈有90%以上都能進入怠速熄火,且熄火時間可以維持到綠燈起步,條件許可的話,在行駛過程中放開油門引擎也會自動熄火滑行,但以實測結果來看,在市區停停走走頻繁的啟閉引擎,對油耗的幫助並不算明顯,數據中規中矩,沒有特別亮眼。經過完整實測,C 300的各項數據都有水準以上的表現,慢慢開能享受空間大、隔音佳、底盤吸震好這些「豪華感」,要激烈操駕也能提供又快又安穩的動態回饋,44.8秒的優秀賽道成績就是最好證明,更不用說那些用眼睛就能看到的新潮科技配備,這些收放自如又全面的表現,背後是幾十年來累積的深厚造車工藝,整體確實難以挑剔。唯一可惜的是這次因為原廠試乘車時間喬不攏,無法與頭號對手BMW 3 Series來一場正面對決,未來我們也會持續安排規劃,想必會相當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