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多次換車至今,這回由四代的Mondeo柴油房車換成新的五代汽油旅行車款 — Mondeo Wagon,也就是網友暱稱的「碗公蟒」,其實當初換車時也沒考慮太久,得知Ford推出此款車後,僅在網路媒體看到相關介紹,我甚至還沒看到實車就下訂了。
先說交車後的自己感覺,從前一代的Mondeo MK4柴油換成這台Mondeo Wagon時,光是開車門就讓我升級的很有感,因為四個門都誠意滿滿的配上Keyless的裝置;還有雙前座具備12向電動可調的座椅,調整到最舒服的坐姿後,一定要用記憶模式把它設定起來,還好Mondeo Wagon有三組記憶模式,家裡的三個成員都足夠使用了,至於原廠配置的加熱座椅,大概只有在大寒流時才有機會用到了吧 !
坐進車內發動後真的很安靜,我都很怕車子其實沒有在發動,而這台車240hp的動力以我這種溫馴的開法,已經算是相當的夠用了,在一般行駛狀態下,6速Selectshift手自排變速箱的表現也算是十分稱職,換檔過程順暢平穩。我也實際以高速行駛測試看看Mondeo Wagon底盤的穩定性,發現不論是變換車道、過橋樑伸縮縫,或是經過省道不平整路面,感覺整個底盤就是很紮實平穩,懸吊系統由於原廠採用舒適化調校的關係,對於破碎路面與坑洞的處理也十分令人滿意,而且完全不會給人猶如行船般的搖晃感,反而是擁有十足優異的貼地表現,能讓人能放心地發揮駕駛技巧。
可能是動能充沛加上隔音很好,在高速公路上很常會沒發現到自己已經超速了,走上南迴山路上坡時遇到的出彎後再加速,真的是猶如行雲流水般的順暢,只怕駕駛自己心臟不夠大顆不敢超車,否則Mondeo Wagon這種穩穩的懸吊系統,真的能夠讓人車彷彿貼地而行,知道車子還游刃有餘以後,心底的安心感也同時升級了不少。
空曠直路上來個大腳油門,便能感受到引擎室中那具2.0升EcoBoost渦輪引擎正全力輸出,隨著排氣聲浪的到來,貼背感也隨之顯現,Mondeo Wagon所展現出的這種衝勁,不管是在超車或爬坡等場合,都能讓我十分享受在這樣的快感裡。當然,一切都是要在安全無虞的情形下才能放心享受,能夠偶爾滿足那種想追求速度的慾望,也是一種人生的樂趣呀!
相信也是有許多讀者與我一樣,買車總希望買到最超值的配備,Mondeo Wagon所搭載的安全性配備包括有七具氣囊、BLIS視覺盲點偵測系統、圖像式前後停車與倒車顯影輔助系統、自動遠光燈與AFS主動式轉向頭燈;而舒適性配備也有全景天窗、Sony環繞音響系統、12具喇叭、電動啟閉尾門等豐富配置。
行李廂是我覺得Mondeo Wagon最有特色的部分,原廠就標配行李廂空間管理套組,它能以隔柵及兩條滑軌自由地分隔或固定住物品,更別說還有可調整開啟高度的電動啟閉尾門,實在是有夠方便;至於後車廂置物空間在五人座狀態下容積為500公升,而6/4分離後座椅背傾倒後則可擴增至1605公升之譜。
文末先來回答最近遇到最多人問的問題 :
1.新車買多少啊 ? 130幾萬。
2.續上,130幾萬怎麼不買休旅車呀 ? 20年前休旅車還沒開始流行的時候,我們早就開始開休旅車了,期間也陸續換過2台休旅車,如今滿街跑的休旅車儼然已變成大眾車,我想要滿足心裡那顆有點想與眾不同的慾望,而整體乘坐空間又要與休旅車表現相當,所以就選擇購入旅行車款了。
3.怎麼換車還是換福特的啊 ? 從經濟層面的考量來說,同車格可考慮的歐系旅行車如M.Benz的E-class Estate、BMW的5-Series Touring、Audi的A6 Avant,若沒有個200萬以上的預算還真買不太到,而且想到歐洲車後續的保養維修,還真怕養車太吃力呀!另外VW Passat Varian是唯一老婆大人有去展間看的,R-Line Performance的質感、性能、空間皆佳,當初差點兒就要衝下去了,但是想到價差50萬,最終還是覺得冷靜一些選擇福特就好了。
也有朋友問到油耗表現如何 ? 若以經濟部能源局公佈的平均油耗數據10.9km/L來說,實在不算出色,但這就得看跟誰比較的基礎了,一顆2.0升渦輪汽油的引擎,若真要拿來跟油電車或是柴油引擎相比,我想這絕對是怎麼比也比不上的。但回過頭來想想,自己開車的里程數也不算頂多的類型,一年平均也大約15000km而已,關於油耗的差異雖不能精算到很仔細,但也都能控制在自己經濟能力允許的範圍內,從來不會為了考慮油耗而不出遠門,因為這樣反而就會失去了擁有一部自己的愛車所帶來的意義了。
整體來說,Mondeo Wagon已經是在我的心目中與預算中所能夠找到的最佳選擇了,也許在台灣車市中,Ford的品牌光環並不像雙B那樣來的耀眼,但是以有限的預算與總體的均衡性而言,我感受到這台Mondeo旅行車擁有歐系車般的結實底盤,與誠意十足的主被動安全配備,可以讓人開起來是那麼的從容不迫,同時也能夠倘佯於這優雅的車室線條內,盡情享受這溫儒的驛動感,我想這就是所謂旅行車的真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