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

長途開車只切內循環?恐致駕駛嗜睡與降低警覺!

Chappy訊息最完整產業科技第一線!

2.4萬瀏覽/2019年07月13日

概覽:
小心隱形陷阱!只是內循環或外循環切換的一個小動作,就可能增加頭痛、嗜睡及注意力渙散之風險,看不見的危險不代表可以掉以輕心!

●內循CO2濃度可飆升5.5倍
●建議應至少每小時切換循環
●空氣濾清效果取決濾網選用

長途駕車,倒底空調該開啟內循環或外循環會較為適切?抑或是兩種設定是否有所差別?日本自動車協會(JAF)便對此進行了實地驗證,結果顯示,長途開啟內循環的車輛,對駕駛及乘客帶來負面影響的風險較高!

為了進行測試,JAF找來兩輛Nissan Serena做為測試車款,分別以內循環與外循環同時行駛於指定路段;而指定路段可分為「高速公路」、「郊外山道」及「市區」等三種用路環境。

車內包括駕駛均乘載四名成人,空調固定Auto模式且定溫26度,並在上述指定路段行駛1小時候,測試全程車窗均關閉且無乘員上下車。測試期間則利用置於車內的空氣品質監測儀紀錄車內的氧氣與二氧化碳濃度變化。

經測試發現,不論用路環境或循環設定,車內氧氣濃度變化均未有明顯差異,即便略有消長,幅度均不顯著。反倒是車內二氧化碳濃度變化,有著較為戲劇化的區別。

結果顯示,開啟外循環的測試車,車內二氧化碳濃度於不太隨時間而有所變化,大致維持穩定。頂多為行駛於隧道時,由於隧道內通風不佳,導致累積之二氧化碳引入車內,造成車內濃度短暫略升,因此表中高速公路測試40分鐘時,曲線圖才有微幅變化。

然而,開啟內循環的測試車,不論用路環境,車內二氧化碳濃度均持續累積!不僅在高速公路與郊外山道兩測試環境中,累積逾4500ppm;在市區路段最高濃度更達6770ppm,是同路段中開啟外循環測試車濃度的5.5倍之多!

而這樣的濃度變化是否會對車內乘員造成影響?日本東北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教授永富良一表示:「一些研究報告指出,當人處於二氧化碳濃度超過3000ppm的環境中,較容易出現疲勞與注意力降低的狀況,且可能出現嗜睡或頭痛等情形。」

「當然這狀況可能因環境或個人而有所差異,難以概括論定,但隨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出現前述狀況的可能性也相對提升。」永富良一補充道:「因此仍建議行車時偶而切換為外循環交換車內空氣,且應該至少每小時換氣一次。」

而實務上,其實目前部分車廠已注意到類似風險,因此部分現行市售車,已具備自動強制換氣之功能,亦即當車內空調設定內循環一定時間後,會自動切換為外循環之機制。

順帶一提,JAF在進行前述測試時,考量日本花粉症(由花粉誘發之過敏性鼻炎)問題,也針對車內花粉量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即便開啟外循環,由於空調系統已先行過濾,因此車內花粉量其實不會因為循環設定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其實,年初8891新車也曾進行類似實測,驗證部分新車空調是否能有效過濾PM2.5懸浮微粒。實測結果顯示,不論新舊車款,均可有效帶來品質良好的乾淨空氣,而選擇合適空氣濾網且定期更換才是幕後關鍵!

查看完整版 >
主頁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