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rsche克服關鍵因素 力爭利曼耐久賽衛冕寶座
概覽:
2016年24小時利曼耐久賽(24h Le Mans)即將開始,競賽中LMP1組別往往最受人矚目,Porsche也將第三次以919 Hybrid出征,力爭在利曼及FIA世界耐力錦標賽(WEC)上成功衛冕。
2016年24小時利曼耐久賽(24h Le Mans)即將開始,競賽中LMP1組別往往最受人矚目,Porsche也將第三次以919 Hybrid出征,力爭在利曼及FIA世界耐力錦標賽(WEC)上成功衛冕。
目前確定由Timo Bernhard、Brendon Hartley和Mark Webber駕駛1號車,以及Romain Dumas、Neel Jani和Marc Lieb駕駛2號車。Porsche車隊的比賽策略擬定求爭取最大可控性,在比賽開始後,臨場的應變指揮絕對是能否獲勝的最關鍵因素,為求最佳準備,車隊經理Andreas Seidl與團隊技術人員密切合作,在賽前共同製定出最佳方案,就像棋手比賽時在頭腦中不斷模擬各種可能出現的情境,利於在賽中遇到及時狀況時,能立即作出正確決定。
決勝因素1:停車加油
比賽中第一個限制參數是2次加油之間的行駛距離, WEC規定每圈的燃油和電能最大消耗值,所以越晚加油優勢最大。在利曼賽道每圈長13.629 km,Porsche 919 Hybrid加滿一箱油(62.5升)最多可行駛14圈,但在24小時耐力賽中,不可能將最終的行駛里程精確地分割為若干個14圈。理想的目標是,當車輛駛過終點線時最好剛好燒盡最後一滴油,畢竟油箱中的燃油量越少,賽車就越輕,速度也就越快。因此加油時,不需要把油箱完全加滿,這個最佳的加油時間點必須經過精確計算才能得出。如果比賽一直順利進行,則這個加油點將被安排在最後,然而,當天氣變化或出動安全車時,將此加油點提前或組合利用,也許更加節省時間,例如在更換雨胎時,這些決定也必須在幾秒鐘內作出。
比賽中將持續把即時訊息輸入一個模擬程式中,以便利用該程序的計算結果幫助比賽策略,而即時資訊則來自車隊的賽車、對競爭對手的觀察以及氣象學家的預測。
決勝因素2:更換輪胎
比賽策略的第二個基本參數是輪胎的性能曲線,輪胎的磨損必須能夠與在維修站更換輪胎所損失的時間相配合。但輪胎的磨損並不總是符合線性規律,而車速與維修站間距離對整個耐力賽中能夠行駛的最終距離至關重要,維修站總耗時,包括更換車手和輪胎,只要輪胎允許,車手將一直保持駕駛,不會更換。
決勝因素3:車手
Andreas Seidl指出,Porsche所有的車手都非常健康且絕對專業,他們都能夠在夜間連續駕駛54圈,但也不得不考慮駕駛時間,賽事規則規定了每位車手的最少和最多駕駛時間,在利曼耐力賽中,每位車手的總駕駛時間都必須至少達到6小時,但6小時內不能駕駛超過四小時,整場比賽中最多不能駕駛超過14個小時。車手的身體突發狀況可能也會是比賽結果決定性的因素,故Andreas Seidl表示,將會盡量給車手們創造最佳的休息時間,並讓車隊擁有最佳的靈活度,直到比賽結束。
比賽的開始階段總是非常激烈,因此需要車手具有冷靜的頭腦。夜間駕駛則對耐力要求很高,駛過終點線則是一份人人渴望的榮譽。 Andreas Seidl也提到,團隊將盡可能以最佳方式安排每位車手,並且盡量公平,因為車手們的心情對車隊成績也有影響。
決勝因素4:事故
比賽一切正常時,車隊都能夠了解賽事將如何按計劃進行,但當面對計畫外的情況時,也可靠電腦提供有價值的建議,例如,當出動安全車時,提前進入維修站是否有意義?程式可以計算進站所帶來的策略影響;如果賽車與對手車輛發生了接觸,也將立即檢查賽車的輪胎氣壓和空氣動力學數據,通過無線電提供反饋。
決勝因素5:維修站團隊
維修站團隊總是處於待命狀態,以隨時應對任何臨時通知的賽車進站。與一級方程式賽車不同,耐力賽只允許有限的維修人員在場上工作,2016賽季的規定更加嚴格,其中包括的條款有:僅允許2人加油、在此期間不得使用千斤頂支撐賽車、加油之後才可以更換輪胎、在操作過程中不能超過4位技師同時工作、氣動扳手數量不能超過1個等等。因此技師必須強壯、敏捷並且具有超強的抗壓能力。
然而,這些策略永遠不可能涵蓋24小時比賽中所發生的所有可能狀況。如同Porsche職業車手Mark Webber所說:「利曼是殘酷無情的。在你開始思考如何戰勝競爭對手之前,你必須首先戰勝賽事本身。」
是否打開8891汽車瀏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