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

圓環規則「霧煞煞」!為何台灣圓環設計獨步全球?

邱翔車與生活,如你如我

3,105瀏覽/2023年12月31日

概覽:
圓環是一種有效率的疏導車流方式,在歐美被大量使用,然而這世界通用規則到台灣後卻變了調,讓用路人總是不知所措?

台灣圓環交通規則不同於世界各地,不僅把外國人搞得一頭霧水,連許多台灣人也是有看沒懂!究竟是「外國月亮比較圓」,還是國內圓環真的差很大?而使用上有哪些規則要遵守?又有哪些「奇葩」設計讓人吐槽?這篇帶你一一釐清!(圖/台北市觀傳局)

圓環設計概念起源

早在1877年,法國建築師尤金海納德(Eugène Hénard)就曾設計出單向繞行的環形交叉道路,為「圓環」的道路型態描繪了初始概念。隨後,美國建築師威廉伊諾(William Phelps Eno)設計的哥倫布圓環(上圖),於1905年建成,為現代圓環設計開了先河,至今已成為紐約曼哈頓市交通樞紐及著名地標。(圖/Wikiwand)

台灣圓環的歷史,為何台南特別多?

台灣各縣市都有不少圓環,但曾到訪台南的朋友,肯定會對「又多又雜」的圓環印象深刻。其實,台灣圓環的歷史可以追溯至日治時期,由於台南發展歷史悠久,舊城區人口眾多、街道分布如同迷宮,除了不力於統治外,對於交通、救災也構成阻礙,因此必須重新設計,而當時參與計畫的日本技師長野純藏,參考外國的設計,以「圓環+放射狀道路」重整街區,並區隔出台灣與日本人的生活場域,以便統治與管理。(圖擷取自中央研究院、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圓環」其實有分別?

歐洲圓環分類上有「Traffic Circle」與「Roundabout」,兩者雖然廣義上都可以稱作圓環,但設計與用途上稍有不同。「Traffic Circle」比較像是匯集多個T字路口的大圓形路口,設計之初通常是為了保護歷史古蹟,像是著名的法國凱旋門、美國哥倫布圓環皆是如此,既保留了重要的文化遺產,也能促進當地觀光發展。

至於「Roundabout」圓環面積偏小,中央區域不具古蹟、也不會有商業行為,大部分會以單車道及雙車道呈現,因幾何設計的緣故,車輛離開圓環時的路徑是直線引流,而非「Traffic Circle」的轉彎行為,較不容易引起後車誤判,能兼顧交通效率與安全。

有不少研究指出,圓環車速慢、較十字路口「衝突點」少,因此能大量降低事故發生率,而且沒有交通號誌管制,有助於提升行車效率外,也能降低紅綠燈設置及維運成本;不過,圓環所需要的占地面積較大,並不適用於所有地方,若是腹地小的地區,使用交通號誌管控的普通交叉路會更加經濟。(圖/金門GO資訊網)

台灣圓環設計為何被說「奇葩」!?

既然圓環「好處多多」,那為何在台灣不只能見度低,多數國人甚至不太會使用,導致車禍事件頻傳?當然,這原因有很多種,你可以怪給交通部宣傳不周,也可以說是台灣駕駛素質低落,並沒有做到確實禮讓,但「有用過的人」都知道,台灣圓環最大的問題是那些「莫名其妙」的設計惹禍!

長年來「車種分流」的交通政策堪稱最大毒瘤,不管你車速快或慢,反正就是規定「機車靠右邊、汽車靠左邊」,導致台灣圓環被迫只能跟進,結果就是變成四不像,不只圓環內側禁行機車,還出現分隔島來區分汽、機車,結果就是直行機車與內環切出的汽車碰撞風險變高,甚至有些圓環,機車根本無法左轉,因此偉哉的交通部就只能再設待轉格,讓原本可以單純跟著車流走的動線,瞬間變得更混亂!(圖/台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

另外,前面有說到,設置圓環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疏通龐大車潮、降低交通衝突,透過無號誌管控的方式提高車流量,然而台灣部分圓環內部竟然設置紅綠燈,不只無益於交通順暢性,燈號變換間,若有人想搶快,車禍也容易產生。(圖擷取自Google地圖)

台灣圓環的交通規則與罰則

依公路總局指示,行經圓環路口的車輛,要遵循「逆時鐘」的方向行駛,並記得「內側先走、外側要讓」的原則,也就是環外車輛須禮讓環內車輛,待環內車輛駛出後才能駛入,而進入圓環前,最好先確實選定好車道,轉彎前或變換車道都要記得打方向燈,舉例來說,若要在第3個出口駛出圓環,應該是從內側車道進入內環,待接近路口時,再打燈切入外側車道駛離出口。(圖/交通安全入口網)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102條,行駛多車道之圓環,外側車輛應禮讓內側車輛先行,與一般路權內側車不得右轉的觀念完全不同,違規爭道不讓內側車輛先行者,會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45條,處新台幣600元以上1800元以下罰鍰,若發生碰撞事故,外環車輛往往需要負擔較大比例的肇責,不得不慎!(圖/雲林縣政府新聞處)

查看完整版 >
主頁

相關標籤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