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整治國內「行人地獄」的亂象,政府大刀破斧的宣示改革!正所謂「亂世用重典」,不但火速修正「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提高未禮讓行人、嚴重超速、危險駕駛等的罰則外,也頒布新的違規記點制度,搭配恢復民眾檢舉雙管齊下,這樣的「新制」對於一般人來說是拍手叫好,但看在運輸業、物流業眼裡卻是「有苦難言」,這又是為什麼呢!?
日前台灣汽車貨運暨倉儲產業工會前往交通部陳抗,認為新法上路後,卻沒有「合理」的配套措施,恐衝擊職業駕駛生計。他們表示是因為停車位不夠,才導致司機卸貨時沒地方停,只能被迫違規停車,然而違規記點達到一定程度後,就會吊扣、吊銷駕照或吊扣牌照,直接影響的就是工作的權益,因此建請政府應重新規畫道路配置,提高貨車停車位的數量,且應研擬配套制衡資方、保障勞方,而非只是重罰貨車司機。(圖片擷取自台灣貨運倉儲產業工會臉書)
違規記點新制是什麼?
新修訂的「違規記點制度」,主要內容包含記點累計期間由半年延長至1年,1年內記點達6點,需自費參加道安講習,每達12點,吊扣駕駛執照2個月,若2年內經吊扣駕照2次,再經記點則吊銷駕照;增訂「逕行舉發」案件涉及記點條款,未指定主要駕駛人或未辦理歸責他人者,直接對車主記點,如車主無駕照,改記車輛違規紀錄1次,1年內記次達3次則扣牌2個月;若歸責對象為非自然人之租用人(如:公司車),因無法記點或記次,將加重罰鍰2~3倍。
恢復民眾檢舉違停 讓物流業很頭痛!?
政府也將去年限縮民眾檢舉的項目重新開放,包含在人行道違停或違規臨停;行近未設紅綠燈的行人穿越道,不減速慢行;不注意來、往行人,或轉彎前未減速慢行等共計13項。其中最讓物流業頭痛的是貨車格不足,導致卸貨時被迫得臨停佔用馬路外側,不僅會阻礙交通,還得冒著被民眾檢舉吃罰單的風險,因此主張國內道路系統,應該妥善設計臨停空間及貨車格,否則這樣開罰只是「治標不治本」。(圖/新北市交通局)
「貨車格」長怎樣?要停有什麼規定?
為方便店家上下貨物,避免違停佔用道路而影響交通,各地政府會選定特定路段設立貨車裝卸區,在指定時間內,僅供「自用小貨車」、「營業小貨車」、「自用小客貨」、「營業小客貨」等使用,不過全台貨車裝卸區因地點及使用需求不同,所以開放時間、收費標準不一,停放前需多留意路邊告示牌。
以首善之都台北市為例,貨車格大致有兩種型式,一種為「白線+藍線格子」,在裝卸時間外,一般小客車都能停;另一種為「黃線+藍色格子」,在指定時間外,就得按照臨停規範。貨車每次使用以20分鐘為限,時間到可延長1次,非裝卸時段則開放一般自小客使用,並依現地公告收費時段及費率進行收費。
貨車格真的不夠用嗎?
據統計,台北市路邊規劃有2200多個貨車裝卸貨停車格,但這數量遠遠不及目前台北市登記使用中約6.5萬輛的小貨車,基本上可以說是「僧多粥少」的情形,繁忙地區或熱門時段尤其一位難求,再加上臨停區不足或被小客車佔用,所以才會經常看到貨車司機違停在外側車道理貨的亂象,既危險又很影響交通!
「誤停」貨車格也是幫兇!?
貨車格就已經供不應求了,但還是有「不長眼」的小客車違規佔用,據台北市警察局統計,光是2021年取締佔用貨車格就有多達1萬3千多件,並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處以新台幣600~1200元罰鍰,且愛車被拖吊後又是一筆費用,因此建議民眾停車前睜大雙眼,多多觀察地上標線或告示牌,以免荷包大失血!(圖/新北市交通局)
台灣道路規畫該檢討嗎?
台灣之所以被CNN認證為「行人地獄」,除了汽、機車禮讓行人觀念有待加強外,不少人認為不良的道路設計才是元兇。國內屬於「住商混和」的生活方式,幾乎每條大街小巷都有商家林立,難免就會衍生裝卸貨的需求,再加上現今宅配需求量遽增,即便是單純的住宅區,也可能會有大量貨物要送,然而政府在做道路規畫時,卻忽略了貨車格的需求,導致貨車違停幾乎變成常態,而且越來越嚴重。(圖/新北市交通局)
我國道路規畫一直沒有跟上社會變遷,也缺乏系統性的整頓,對行人不友善,對貨車司機同樣不友善。我們都知道,在道路規畫中很難有「兩全其美」的作法,要行人走的安全,必須拓寬人行道,還得兼顧車輛停車及臨停所需,更不能忽視現實貨車司機的工作困境,如果只是加重處罰,而沒有相關配套措施,例如:針對配送熱區廣設貨車格、限制非營業貨車停用貨車格等措施,那麼我想貨車違停的現象依舊難解!(圖/臺中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