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改款?小改款?新年式?新車名詞有聽沒有懂?
5,005瀏覽/2023年10月22日
概覽:
一時興起翻閱汽車文章,卻見到通篇大、小改款或新年式等用詞,不是常關注新車資訊的你,是否也被搞得頭昏眼花?
好比年年出一代的iPhone,即便是單價高昂的汽車,產品更新頻率其實也差不多如此,而為了便於行銷和區分版本差異,會發展出一些名詞來指稱新、舊車型,卻也讓一些沒長期關注新車資訊的消費者,不免因而感到困惑。
進行產品更新是為了提高商品對消費者的新鮮感,但汽車價格貴、開發成本高,要像3C產品每年換代全面翻新太不切實際了,因此車廠傾向在產品世代週期內,透過不定期滾動式調整規格來增加吸引力。
這樣的更新動作被稱作「改款」,並有「大改款」、「小改款」之分。一般以「大改款」表示車系世代更迭,通常會連帶搭配較明顯的更新規模,另以「小改款」指稱車款的中期更新或升級,大多會在不變動原車款基礎的前提下進行改良。
你可能聽過「三年一小改、五年一大改」的說法,源自車市常以5~7年作為換代週期,並在推出約3~4年後進行中期更新,但這只是經驗通則,實際上改款週期和更新幅度,會因產品定位、銷售狀況、品牌規劃等因素而不同,並無固定標準。
「大、小改款」也不見得代表改款幅度!大改款沿用前代車體基礎、小改款換上新底盤,類似狀況雖非常態卻偶有所聞,對「四年即換代」或「十年還在賣」也別太意外,甚至部分車款因產品策略,有推出二度、三度小改款,或跳過小改款直接發布新世代的例子。
雖說汽車報導常常會用大、小改款表示更新動作,但以車廠角度來看,由於改款後以銷售新款為首重,不太會同時提及舊款車型,加上「小改款」一詞字面上容易誤解「升級幅度小」,一般車廠多以生產年份劃分車型版本,而較少以「大改款」、「小改款」做宣傳。
取而代之的,便是「2023年式」、「2024年式」等字眼,透過年份來區分版本,只要是跨年式推出的新車型,就能稱作「新年式」,避開了對更新幅度的形容。
由於定義較廣泛,「新年式」可以是大改款、小改款,甚至只是單純微幅更新、調整售價或陣容編成。不過,若使用「新年式」一稱,即便新車調整幅度不大,也能讓消費者有「買到最新版本」的感覺。
其實,車廠不見得會年年推出新年式,且年式更新的發表時間也不固定,只是一般常會在下半年發布,尤其集中在9月以後,讓消費者能提前預訂下一年度預計販售的車型規格,因此有關注國內車訊的讀者,可能就會注意到近期新年式報導頻繁出現。
至於新年式或改款對消費者的影響,最直接的不外乎售價或配備規格可能有所調整,販售陣容也可能不同,且年份較新的版本,未來轉售二手市場時收購價有望較吃香。
不過,有些品牌在推出大、小改款前,會針對舊版本祭出促銷優惠,通常會結合配備升級來吸引消費者,若不介意新車改款在即,也不失為一個撿划算的好機會!
是否打開8891汽車瀏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