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車問題難解?如果收「塞車稅」可行嗎?
2,581瀏覽/2023年07月27日
概覽:
上下班塞車感到厭世!全球主要大城市祭出「塞車稅」反制,到底什麼是塞車稅?真的有效嗎?
「塞車」是所有高度發展的城市,都會面臨的共同難題,不只浪費時間、油錢等成本,大量的空氣汙染更會危害健康,不得不慎!身為美國第一大城的紐約,就打算開徵全球最貴的「塞車稅」來反制,讓這個在全球已行之有年的制度再度引起討論,到底塞車稅是什麼?哪些國家有實施、成效如何?本篇帶你一次看懂!
數據會說話 英國倫敦世界第一塞
身在地狹人稠的台灣,想必大家都有過塞車經驗,但怎樣才算「塞車」呢?先帶你來看一份數據,根據全球衛星導航定位公司TomTom,所公布的2022全球交通指數報告,針對6大洲、56個國家共390個城市進行調查,以開車每10km需花費的平均時間做統計,列出全球塞車城市排行榜。
從統計資料可見,英國倫敦是全球最塞的城市,開車行經10km,平均車速14km/h、且得花36分鐘才能完成,是榜單中唯一時間超過30分鐘的城市,塞車情形有多嚴重可想而知。而觀察榜上「前10塞」的國家,其實都是「叫得出名字」的知名城市,顯而易見的共通點就是本地人口眾多,加上觀光業發達,會塞車的根本原因就是車流量大,基礎公路建設難以消化。
台灣最塞的竟不是台北!?
台灣雖然不在「前10塞」的行列中,但其實也相去不遠了!往下一數,第17名就是台中,除了是「台灣第一塞」,也是亞洲地區國家中的第5名,尖峰時間平均時速為22km/h,不過素有「天龍國」之稱、印象中很塞的首都台北,只排在第46名,甚至還落後給第21名的高雄,這點倒是讓人比較意外!
準備實施塞車稅的紐約排名在哪?
被稱為「大蘋果」的紐約,是擁有超過1860萬人口的美國第一大城,同時也是對全球經濟、金融、商業、娛樂具有極大影響的國際大都市。在全球城市塞車排行榜中名列第19,平均塞車時間約24分鐘,雖然說這排名「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但紐約人似乎已經塞夠了!當地政府決議通過「塞車稅」法案,預計於2024年春季起開始徵收,首開全美先河,且包含舊金山、洛杉磯、西雅圖等多座美國城市也有意跟進。
據了解,紐約將率先針對每天有70萬輛車流、堵車最嚴重的曼哈頓下城實施塞車稅,交通尖峰時段進入的車輛,將被徵收9~23美元(約新台幣275~700元)。根據紐約市政府預估,每天約可減少15~20%的車流量,還能降低空汙、減少按喇叭的噪音,同時塞車稅可望帶來10億美元收入,用來改善大眾運輸系統。
全球最早實施塞車稅的國家是?
前言有提到,其實塞車稅在全球已行之有年,而最早實施的便是新加坡。由於國土面積不大,當地政府更積極規畫交通,除了要價不斐的「擁車證」外,也很積極管控車流,自1975年起就開始實施ALS「區域通行證制度」,收費規則依人數限制,若車輛只乘載1至2人進入中央商業區就得花錢,公車或乘載3人以上私家車則是免費。
後來在1998年起,逐漸發展成ERP「電子道路收費系統」,類似道路通行費的概念,定價依不同時段、路段略有差異,每次收取0.5~5新幣(約新台幣11~115元),根據新加坡交通局的數據顯示,ERP為市中心的交通量減少約10%、車速提升近30%,成效十分明顯。
英國倫敦有收取塞車稅 為什麼還是最塞?
倫敦是英國的首都,也是歐洲第一大城市,擁有超過900萬的人口數,為了緩解日益嚴重的塞車情形,當地政府於2003年起徵收「倫通交通壅擠附加費」,是歐洲第一個針對汽車進入市中心課稅的城市。收費區域幾乎涵蓋整個倫敦市,只要在馬路或告示牌見到「紅底C型」圖案,就代表進入該路段,工作日上午7點至下午6點以及假日中午12點至下午6點,開車進城就須繳費,而且費用不斷調升,已經從開辦之初的5英鎊,調漲至目前的15英鎊(約新台幣580元),不過若是電動車、氫能車等零排放車輛,或是緊急車輛、殘疾人車輛則不在此限。
不過讓人好奇的是,倫敦擁有完善的大眾運輸系統,也收取如此高昂的塞車稅,為什麼仍高居全球塞車榜首?有英國媒體分析:倫敦人口每年增長20%是主因,再加上當地政府建置更多人行道和自行車道,限縮了汽車道的範圍,因此塞車情形依舊,但換來的是宜人又安全的步行空間,反倒更獲得市民支持。
瑞典斯德哥爾摩 成效值得學習
倫敦塞車費政策的成功,促使許多歐洲城市開始仿效,其中最成功的莫過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在TomTom所公布的2022全球交通指數報告,排名第160名,每10km的行駛時間約為15分20秒,相較去年縮減了10秒,幾乎是一個不太會塞車的城市,而這也得歸功於2006年開始實施的塞車費制度。
斯德哥爾摩的塞車稅政策,目的不是為了阻止車輛進入市中心,而是希望做到車流平均分散,收費時間為工作日早上6點至晚上6點,採計次、分時收費的方式,且費用還有淡、旺季之分,考量民眾每天出入市中心恐怕不只一次,所以塞車稅還有設定上限,旺季時最高收費135瑞典克朗(約新台幣400元),因為有收費的緣故,一般民眾更傾向搭乘大眾運輸進城,而彈性的收費方式,也能達到分散車流的目的,大幅減少堵車的情形。
台灣適合收塞車稅嗎?
台灣地狹人稠車又多,我想大家也都塞怕了!尤其內湖尖峰時段的塞車問題,更是通勤者的惡夢,每到選舉就會成為參選人的攻防戰,但這麼多年過去依舊難解。事實上,仿效新加坡、倫敦開徵塞車稅的建議,N年前就有被提出討論,今年也因為紐約決定跟進收費而再度引起關注,不過北市交通局的回覆是:「影響層面很廣,不是不可行,但不會貿然這麼做」,短時間要看到塞車稅上路恐有難度!如果是你,會支持還是反對?歡迎留言討論!
是否打開8891汽車瀏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