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

中古車也要「顧底子」!售後「整備」技巧大公開

賴文森追求駕技用心評車

4,204瀏覽/2022年10月19日

概覽:
入手中古車後,第一件事就是「整備」,確保車況,才能陪你長長久久!

每輛中古車況都不同,我們更無法知道前任車主怎麼顧車、保養,所以說來個「整備」計畫很重要,才能讓愛車健康陪你走下去。檢查部分可分為動力系統、煞車系統、底盤系統、電系共四大項,這些可視為汽車主要耗材,只要把這幾項顧好,相信開起來車況都不會差,徹底整備之後,讓自己掌握車輛各零件保養週期,建立起完整保修紀錄,這就是顧車、愛車的證明,未來轉售更加分!

五油三水基本整備俗話說的五油三水,可分為機油、煞車油、變速箱油、方向機油、汽油(五油),引擎冷卻水、電瓶水、雨刷水(三水),以中古車整備角度來說,並不是每樣都必須換掉,建議預防性更換的會是「機油、剎車油、變速箱油、引擎冷卻水」,這四項與硬體壽命、安全息息相關,也是車輛順暢行駛的關鍵。上述三種油品各司其職,機油負責引擎機件潤滑,還有清潔防鏽效果,變速箱油則是要保護好齒輪,確保動力傳遞,這兩種油對於動力系統至關重要,在不確定前任車主保養習慣下,想要車開起來順,確保機件壽命,換油才是最保險的;煞車油則關乎安全,要是久了沒換油品變質,流動係數改變,就會影響煞車效能。引擎冷卻水也會因年久管路多少會有鐵鏽、雜質,因此還是建議預防性更換,才有最佳冷卻效果。至於電瓶現在多半採免保養形式,只要回充能力還夠,也無須多花錢更換;如果是加水電瓶的話,除了看電池健康度,還要看水位是否符合需求,如水不夠就會傷到電池內部極板。通常電池是否健康,和是否正常發車行駛有關,許多中古車待售期久,少動、少開,電池回充效果也會打折,因此絕對是必要檢查項目。

煞車、配胎檢查 確保操控安全開引擎蓋整備了五油三水,換完煞車油,還得要檢查煞車皮、碟盤狀況,才算是完整的煞車系統回春。甚麼情況下需要更換?如果覺得煞車踏板行程偏長、制動力不如預期,或是煞車時有異音,這些都是煞車該檢查的徵兆,煞車皮變薄當然就是換新,碟盤部分則視厚度,厚度夠可以用車平整新方式處理,會省錢一些,如果過薄也得更換。配胎檢查最基本就是胎紋,已經快接近安全線的,代表抓地力已經大打折扣,不僅會打滑影響行車安全,法規也明訂,胎紋不足將會罰款3000元,這時換胎肯定是必須的。另一種情況是胎紋足夠,但胎壁上出現龜裂細紋,如果是製造日期較久的胎,代表已經有變質的情形,上路將有爆胎風險,同樣建議更換。

晃又有異音?底盤件換新大不同!底盤件是廣義統稱,舉凡避震器、懸吊支臂、李仔串、防傾桿,這些屬於車輛底盤零件一環,雖然不用定期保養,但畢竟是活動部件,如果車輛年份高,或是前車主經常激烈操駕,還是會有老化衰退問題。以體感來說,車開起來搖晃感明顯,就可以看看避震器是否有漏油情形,阻尼油不夠,就無法達到穩定車身效果,這時換一套避震就會明顯改善。或許有些人會有疑問,如果只有一支避震器漏油,是否能單換呢?實際上阻尼油就算沒漏,也會衰退,因此要確保車身動態協調性,同時換四支才是最佳做法。上路聽到底盤不時傳來異音,這時可能就是底盤件老化所造成,懸吊支臂、李仔串、防傾桿的活動關節,都是由橡膠與金屬軸套製成,只要是橡膠,時間久了就會老化、出現間隙,有些設計能夠單換橡膠關節,修理前可以先向技師詢問,會比換整組便宜。當底盤橡膠關節更新後,可以帶來更寧靜且紮實的底盤反應,改善老車下盤鬆散的症狀!

底盤整骨 還得定位才算完成在底盤件硬體、輪胎更新後,最後別忘了定位,才算完成整個底盤整備,定位好處除了增加行駛穩定性、避免輪胎偏磨外,以中古車整備角度來說,也能看出底盤部件有無微量變形,發覺潛在風險。

底子顧好 動態回春很有感上述動力、底盤、電系基本整備,是每輛中古車買來後都需要做的,完成後基本上你已經能夠大致掌握車況,以及訂定保養計畫,相信也比剛牽到車時更好開,車輛健康度來說,少說回復90%,至於剩下的10%,就屬於不同廠牌大大小小的通病,這得靠自己做功課,視情況輕重,決定是否預防性處裡。養車最終還是老話一句,基本保養底子打好,就能陪你長久開下去。

查看完整版 >
主頁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