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養成危險駕駛習慣!這些你中了幾個?
6,180瀏覽/2022年05月05日
概覽:
很多人會開車,但卻不是所有人都了解如何正確駕駛,有些人甚至可能在不知不覺間,養成了錯誤的用車習慣,卻對背後潛在的安全風險渾然不覺!
在台灣,擁有汽車駕照者將近1440萬,且有逐年增加的趨勢。然而,往往取得駕照後,就不再有「教練」幫忙點出駕駛方式的適切性,導致許多人在不知不覺間,養成了錯誤和危險的駕駛習慣,卻沒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正在為自己增加風險。
【保持安全車距】
保持車距的觀念大家都懂,政府也宣導已久,但不少台灣駕駛仍有與前車跟車距離過近的狀況,甚至導致許多追撞事故的發生。其實,保持車距的用意,就是當前方遇上突發狀況時,能為自己預留充足的反應時間。
然而,不僅常聽見初次接觸ACC的駕駛,會抱怨系統預設最小跟車距離過長;現實情境下,「適當的車距」也常常被其他用路人當做超車空間切入,導致許多駕駛傾向忽視保持車距的真正意義。
怎麼知道當前車距是否適當?根據交通部建議,小型車與前車車距應為「時速/2」公尺,大型車則為「時速-20」公尺;或是以秒距法計算,建議小型車與前車相聚2秒通過同一定點,大型車則為3秒,並應視載重、路況等適當增加距離。(圖/高工局高速小飛力臉書專頁)
【超車一律從內側】
由於台灣是左駕國家,內側即為左側,那從左側或右側車超車有差嗎?正因台灣左駕,對駕駛而言,右側、尤其右後方視野盲區,會相較於左側來得大,因此若從右側超車,可能不容易被前車所察覺,進而提高事故發生的機率。
此外,同樣因為駕駛座靠左的緣故,右側車道前方路況容易受到前車遮蔽,此時若加速從右側追越,也可能導致追撞右側車道前方車輛或其他障礙物等。順帶一提,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也有明載,從右側超車可處1200~2400罰鍰。(圖/交通部交通安全熊平安臉書專頁)
【選擇正確的轉向路線】
轉彎不難,但不少人轉向路線的選擇大有問題!不論汽、機車,許多駕駛轉向時會用「切西瓜」的路線截彎取直,過程也常占用對向車道、斑馬線或人行道,除了容易造成路口阻塞和危害行人安全,若在左轉時切西瓜,對向來車也容易因前方車流阻擋視野,而增加事故發生的風險。(圖/台北市政府警察局)
正因為切西瓜的壞習慣,常見路口人行道路緣、中央分隔島端末等處出現多道刮痕,而法規也有明訂,左轉時未達路口中心處就搶先轉彎,可開罰600~1800元。雖說部分路口以退縮人行道和增設行人庇護島來加強行人安全,但培養正確駕駛習慣才是根本解決之道。(圖/交通部公路總局)
雖說切西瓜不行,但「大外割」也是錯誤的!有的駕駛轉向時,會先稍微靠向另一側,再以大角度完成轉向,甚至先駛向最外側,再來個大迴轉的也不在少數。但這樣的駕駛路線,難以被後方用路人預期,容易導致誤判並衍生事故;若真的必須這樣的路線才能完成轉向,那該處或許並非適合轉向或迴轉的地方。
此外,車道的選線也應被每個駕駛所熟知!在多車道路段,直行車應避免佔用轉向車道,轉向車也不可於直行車道轉向。此外,若需在設有機車優先道的路段右轉,汽車及大型重機可以於路口前先行駛入機車優先道,再於路口右轉彎,藉以減少與直行機車行經路線交叉所衍生的碰撞可能。(圖/高雄市政府交通局)
【避免反手握方向盤】
大概看到長輩或公車司機這樣開,尤其在轉向時,部分駕駛會反手握住方向盤。在以前動力轉向輔助沒那麼「給力」的年代,反手握法或許較容易施力,但當今車款轉向系統多有馬達輔助,部分車款更採線控轉向機制,輕輕鬆鬆就能轉打方向盤,反手操作實無必要。
但更重要的是,其實反手轉打方向盤存在不少潛在風險,不僅由於施力不均不易精準控制轉打角度,遭遇突發狀況時也不利於靈活反映,更可能在安全氣囊施佈時,被強大的爆發力打傷手臂,因此仍建議保持「3點鐘、9點鐘」的握法尤佳。
【油門煞車要分離】
把油門和煞車踏板全部靠右設計,就是為了讓駕駛只用右腳控制。即便如此,以雙腳開車的自排駕駛仍大有人在,但這樣其實容易誤踩油門,或於行進間輕踩了煞車而不自覺,更可能在突發狀況時,因緊張生理反應同時踩下兩踏板,降低了制動效率,且雙腳開車的姿勢也不利於在慣性影響下支撐身體。
不過,相較於雙腳開車的人,同時行進和煞車的機車騎士更是常見。不少騎士騎車時,會習慣性將手指稍稍卡在煞車桿上,不僅徒增煞車耗損,也因煞車燈一直亮著,反而在減速時無法警示後車,增加被追撞的可能性;因此應在需減速時,才去握壓煞車桿。
【音樂別開太大聲】
連音量大小也有事?國外不少研究指出,處於音量過大的環境會影響專注力,反應速度也會下降,並導致駕駛較易出現違規行為,也較難注意到他車喇叭聲或緊急車輛的鳴笛聲等警示訊號,例如美國就曾發生過因車內音響開太大,以致未聞警笛而在路口撞上救護車的事故。
是否打開8891汽車瀏覽全文